《施工技术》丨王有为:我的绿建情缘 - 资讯详情 --筑蜂网领先的绿建知识经验共享平台
热门推荐
《施工技术》丨王有为:我的绿建情缘
  • 作者:王有为
  • 时间:2021年09月07日
  • 来源:施工技术

550浜虹墿涓撹2.jpg


王有为,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主任,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宅工程指导工作委员会专家,《施工技术》第七届编委会主任委员,第八届编委会顾问

近日,《施工技术》编辑部给我来信,说许总和毛总都写了自己的从业感受,您“承上启下”不能缺了这一环,就写写您与“绿建”的情缘吧!(注:我曾任《施工技术》第七届编委会主任委员,我的前任是原建设部总工程师许溶烈,我的后任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。)

收悉来信,体会有两点:一是得写点什么,否则这环就断了;二是主题也定了,“绿建情缘”。思虑多次,尽管年高笔懒,文笔又逊色于他人,碍于多重友情、各种关系,还是写点文字吧。

我的绿建情缘

文/王有为

首先说明一点,我是学结构工程专业的,进入绿建圈乃是一种误入。当时,建设部要成立绿色建筑机构,搭班子要物色干部,正赶上我办了退休手续,就机缘巧合去绿建委任职了,始料不及的是一干就是十几年,实践中也与绿色建筑结下了情缘。

回顾历程,我粗略地将绿色建筑发展分为3个阶段:第1阶段从无到有,编制了首本国标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,为国内推广绿色建筑打下了理论基础;第2阶段,针对国内城镇化的兴起,由单体绿色建筑进入到城区绿色化发展;第3阶段,适应气候变化,与时俱进地跟上国内外的低碳发展步伐。以下就本人实践中体会较深的几个事件,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
第1阶段:从无到有

英国的绿建标准(BREEM)系1990年公布,8年后美国的绿建标准问世,又过了8年,中国的绿建标准出台。可见,我国的绿建标准编制工作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了十几年。当初在决定“到底是采用美国的评价思路,还是日本的评价思路”时,意见分歧较大,最终认为美国的作法较符合中国国情,便于操作,最后选用美国的评价体系。印象最深的是对绿色建筑的定义非常慎重,其中“适用”与“舒适”二字,经反复推敲后,定位“适用”二字,部里就绿色建筑的定义前后开了两次论证会。台湾专家认为,定义用“四节一环保”五字总结,简单扼要,内容清晰。我们与美国标准的最大不同是美国标准中每个条款“几乎都得一分”,最终评出白金、金、银等几个级别;中国标准则是根据条款所投入的人力、财力、效果来决定分值,分值差距拉得较大,根据总分评出一星、二星与三星3个级别。国际同行专家认为中国标准的评分原则更合理、更科学,避免了设计中为追求不同星级而挑精拣肥的选项。绿建标准自2006年问世后,已出了3版,由此也看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之快,有需求、有投入、有提高,才能不断出现新版本。

单体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,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的灵魂,这是我的深切体会。中国地大物博、人口众多、历史悠久、文化深厚,绿色建筑绝不能“一刀切”,而应根据气候、资源、环境、经济与文化五大特性,对症下药地开展研究。内中气候尤为重要,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40%~50%都是由采暖与制冷产生的,自然通风、自然采光、室内外温差、采暖制冷期、太阳能辐射能、日照时间、降雨量蒸发量、风力风速风向等因素,在我国五大气候区差异极大,不掌握这些数据是无法做绿色建筑设计的。再说经济基础,我国南方与北方、东部与西部,GDP差值相当大,并不是哪种先进技术与设备拿来就能用,一定要结合本土的经济情况区别应用。更不要说文化了,几千年的发展历史,聪明的中国人营造了四合院、石库门、岭南建筑、徽派建筑、土结构、木结构、石结构等体现各地风景特色的建筑文化。然而,随着现代化的推进,传承建筑文化的理念正在消退,难怪国家领导人表示,走遍大江南北,有千城一貌之感,建筑中很难看到中国元素,所以推广绿色建筑时,盼建筑师一定记住传承我国的建筑文化,后现代派玻璃幕墙少用为好。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,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已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理念,可喜的是,不少省市能根据本土条件,编制适合本地的绿色技术要点与评价标准,形成地方绿色建筑文件,这在其他国家是少见的。

第2阶段:由点到面

我国绿建发展的第2阶段,是由点到面,即由单体绿色建筑走向绿色生态城区。几年前国外的专家曾综述世界上有两件大事,即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。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范围之广让世界为之震惊,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记得部领导亲自给绿建委布置编制国标《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》的任务,要求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新城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技术标准。城区是完整的小城市,要有一定规模(3平方公里以上),涉及到土地规划、生态环境、绿色交通、绿色建筑、能源与碳排放、智慧城市等许多内涵。当初的态势是北京、上海分别要建十几个新城新区,安徽要建61个新区,江苏要建69个新区等。城区不同于住区与社区,住区是几十万平方米的住宅群(附加一个会所),社区限于若干街道范围,相当于街道委员会管辖的范围,而城区要有不同类别的建筑(住宅、办公、宾馆、商场、学校等)及很多的基础设施(路网密度、供电供水供气……)。编制工作起步时,建立了以下4个基本原则:①软硬结合,针对近年对软科学软课题的淡化,我们设置了“产业与经济”“绿色人文”两大软指标,新城新区究竟发展什么产业,解决多少人就业问题,民众树立绿色理念应包括哪些内涵等;②宽严结合,针对水质的不同级别给予不同的分值;③虚实结合,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,即保留自然山水格局、传承历史文脉、彰显城市文化、塑造风貌特色,提升环境质量,这些内容听上去较虚,但最终要落实到分值;④远近结合,土壤污染与垃圾处理正在深入研究中,国家将出台系列文件,标准中已从宏观指明方向。经过编制组两年多的努力,标准问世,推动了10余个生态城区的评审工作。美国劳伦斯伯克利研究所非常重视此事,主动提出与我国展开国际合作,并参加了某生态城区的实地评审。日本东京大学某副教授看了本国标后,评论说“这就是创新”。

现在,我们已在国内树立了3个标杆,即中部上海虹桥商务区(三星级),北方天津生态城(三星级),南方深圳前海新城(正在申报与建设中)。从点到面,一是扩大了我们的视野,二是丰富了我国绿色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,三是树立了新的战略思想,即绿色生态不是少数领导与专家的工作,要发动民众参与投入,才能达到国家与民族的终极目标,这是跨越较大的一步。

第3阶段:与时俱进

再说说绿建发展的第3阶段,即碳达峰、碳中和的实施工作。几年前德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荷兰等8个国家组织建筑碳排放的会议,不料世界绿建协会得悉后置疑,这种会议没有“老大”“老二”的参加(中国与美国的碳排放总量占世界的44%)有意义吗?在此背景下,中美均派人员参会。美方专家强调要在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设施(未提及所在地太阳能资源、耐久性及价格性能比),我方专家根据国内实况,了解到太阳能产生的能量,仅占建筑能耗的2%左右,故提出首先要提高设计能效的理念,并对近零碳、能源分析等阐明了观点,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,并在纪要中写明中国要拿出建筑碳排放的案例汇编资料。回国后即组建了课题组,从北方、中部、南方共选了10个案例,出版了中英文版的《中国近零排放建筑案例汇编》,并发送给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国的专家,产生了一定影响,大家公认中国的建筑碳排放研究已经走在世界前沿。

近期,习总书记在联合国表达了2030年碳达峰、2060年碳中和的中国承诺。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了今后5年碳达峰的7项重点工作,即能源体系、重点行业、绿色低碳技术、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、绿色低碳生活、生态碳汇能力和国际合作。绿建委闻风而战,在成都组织召开第十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,并部署了6项工作计划。

1)编制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发展报告,要求上海、重庆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等先进发达的地区,结合本土条件,先写出当地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要点,条件成熟时编写国家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白皮书。

2)开展青少年的绿色低碳生活科普教育,组织专家编写大学、中学、小学3个层级的教材,下半年到各地开展科普教育,将绿色低碳生活的基本理念灌输给青少年,已得到深圳、大连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海南、湖北等地绿建委的响应。

3)委请下属的立体绿化学组开展调研分析,编写生态固碳的可行性报告。

4)选择典型案例,开展建筑碳交易的试点。

5)选择典型省地,参与其中的碳达峰具体工作,目前已接手参与广州市的碳达峰工作,适当选择三、四线内地城市,参与其碳达峰的具体工作。

6)受疫情影响,国际合作暂有阻力,但已与美国Cornell大学中国中心、法国绿建委多次联系,商讨双碳工作的国际合作,顺便补充商谈有关绿建的国际活动。

部领导要求中国的绿建走向世界,几年来已在英国、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法国建立了中国绿建委事务部,并开展绿色建筑的互评工作,已评或正在过程中的有德国项目、日本项目及英、法、美十几个项目,艰辛地走出了第一步,深入开展还存在很多困难。

中国绿色建筑不断发展与壮大,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,这要归功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工作;归功于高等院校将其列入教育与科研计划,培养出几代人的后备力量;归功于科研单位编制大量标准,进行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研究;更要归功于绿色发展的国策与住建部各级领导的持续耕耘。笔者深切体会到,我国与他国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差别是背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。参加了那么多次的国际会议,接触了那么多的外国专家,强烈地感受到,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。一年一度的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已成为国际品牌,吸引了美、德、日、英、法等国专家参会,规模达数千人,分论坛设置达四五十个,各省市相关领导及管理人员,高等院校、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,施工企业的领导与专业人员,生产企业的领导,按照会议日程表,忙碌地穿梭于各分论坛,努力汲取自身需要的营养。大家一致反映,参会值得,学到很多,获取丰厚。

应编辑部要求,本人泛泛而谈,仅选取本人绿色实践中的几个花絮,尚有很多精华,有待于其他专家、学者、教授、研究生、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者的挖掘撰写,内中写得不合适处,望同行朋友批评指正。

(本文来源:《施工技术》)

编辑:周佳

审核:子煜


上一篇:《焦点访谈》: 能耗超低 建筑变“绿”
下一篇:【专访】陈宜明:提高房地产商节能意识,积极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

本网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“筑蜂网”或“本站原创”的文字、图片等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其他媒体、网站等如需转载、转贴,请注明来源为“筑蜂网”。凡注明"来源:XXX"的内容,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,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